一般空氣源熱泵機組的出水溫度一般是在55度到65度之間,不同的商家產品對于溫度的控制也不一樣。
空氣源熱泵在國標工況下的COP值一般在2.9~4.5之間,容易滿足要求;但是環境溫度低于5℃后,機組能效開始衰減,普通的空氣源熱泵在-5℃下幾乎都不能使用;超低溫空氣源機組確可以在-25℃的低溫環境下正常制熱,此時的能效衰減至2.0以下。
空氣源熱泵機組由蒸發器、冷凝器、壓縮機、膨脹閥四大主要部件構成封閉系統,其內充注有適量的工質。
空氣源熱泵機組運行基本原理依據是逆卡循環原理:液態工質首先在蒸發器內吸收空氣中的熱量而蒸發形成蒸汽(汽化),汽化潛熱即為所回收熱量,而后經壓縮機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,進入冷凝器內冷凝成液態(液化)把吸收的熱量發給需要的加熱的水中,液態工質經膨內脹閥降壓膨脹后重新回到膨脹閥內,吸收熱量蒸發而完成一個循環,如此往復,不斷吸收低溫源的熱而輸出所加熱的水中,直接達到預定溫度。
空氣源熱泵機組相比于普通熱泵在-10℃及更低溫度下,由于蒸發溫度過低,引起蒸發量較少,導致壓縮機回氣量少,從而影響冷凝放熱。超低溫熱泵增加了一條聯通壓縮機的噴射增焓支路,當壓縮機回氣不夠時,噴射增焓支路會給壓縮機補氣,這樣冷凝器的放熱量就容會提高,因此在極低的溫度下仍能正常制熱。